【青少年文藝人才文學作品展示】NO.2讀《紅樓夢》有感
2014-06-27 10:25:15 | 原作者:minty1029 | 來自:minty1029 | 點擊量:
摘要:乍讀《紅樓夢》有感紅樓憶夢,夢一遺石,石化美玉,憶一仙草,草欲還淚,不知草還了多少,石得亦多少? ...
乍讀《紅樓夢》有感
彭興宇 樂山藝術(shù)實驗學校
紅樓憶夢,夢一遺石,石化美玉,憶一仙草,草欲還淚,不知草還了多少,石得亦多少?
曹雪 芹名霑, 字夢阮,號雪芹。正是在他親身經(jīng)歷凌谷滄桑和炎涼風霜后創(chuàng)作《紅樓夢》。 再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后不假天年“淚盡而逝”。我只能用珍惜和敬佩 的感情來讀 《紅樓夢》。
剛開始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后卻明白“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中那恩怨情仇,世事興衰。作者立意之高,之廣,使這人生社會都自慚形穢。
全文以“一石”為始,為這么一篇現(xiàn)實主義文章增添了幾分傳奇,卻又更顯現(xiàn)實。若說黛玉初進賈府一回。她年紀雖小不卻舉止言談俗,盡顯書香仕家之禮,行事方寸 忖度,聰明懂事。從她不愿被人恥笑便處處留心,細察,可知她是一個要強的人,但也造就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作者能寫得如此深入刻骨,也源于他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便道出了她的處境。作者的人物外貌描寫十分華麗優(yōu)美。”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一句把黛玉的嬌弱柔態(tài)述寫得淋漓盡致,余韻猶存。
《紅樓夢》中大量的暗示無一不極盡巧妙之至。閱至士隱夢幻境時,驚然大悟原來那絳珠仙草就是黛玉,而靈石即寶玉。“還淚”一說也暗示著他們悲轉(zhuǎn)痛苦的愛情,“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嘆,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悲哉,哀呼。
愛情遭劫,家族興衰,政治利益生動自然地融合入一本小說中,曹雪芹能于平凡中寓見雋永,故事中含蘊思致,《紅樓夢》能。作為中華民族嶄新的一代,我們敬佩曹雪芹,并向《紅樓夢》學習。
夢回紅樓,見黛玉葬花,知四大家族興盛沒落 ……她就像另一個世界,把人深深吸引其中。此時的 我,不禁疑惑,我是否還在紅樓一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