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成都分享“花蓮之夜”
沈浩波在成都分享自己的詩歌心得。
沈浩波(左)和李怡在分享會上。
作為一名資深出版人,沈浩波出版過很多口碑很好的暢銷書。在出版人身份之外,沈浩波還是一位詩人,并因其個性鮮明的詩風,深受詩歌圈矚目,曾獲2010年《人民文學》詩歌獎,2013年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2013年《十月》詩歌獎等。
5月19日下午,沈浩波攜其最近出版的詩集《花蓮之夜》來到成都,在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在分享會上,沈浩波親自朗誦、逐一分析了他的多首新作,闡述了自己的詩歌觀。川大文新學院院長李怡教授,詩歌文獻版本學家劉福春教授,詩人尚仲敏、西娃等人出席了此次詩歌分享活動。
沈浩波寫詩
有著強烈的平民立場
1976年出生于江蘇泰興的沈浩波,199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作為北師大中文系的畢業(yè)生,沈浩波寫詩有著強烈的平民立場。他說,“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成為這樣一種詩人,真實、豐富、尖銳、深刻,具備真正高貴的平民精神?!?br /> 在分享會上,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資深研究學者,李怡教授從詩歌史的角度,高度點評了沈浩波的詩歌創(chuàng)作:“作為一個很主流的做法,進行高舉高打的詩歌寫作,對一些概念進行高大上的處理。而這樣做的負面影響就是,形成了詩歌寫作的新八股,導致詩歌中細微感覺的消失。我認為如果一首詩沒有這個細微的觸角,很多大詞,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而沈浩波的詩,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最真實的、細微的感受。這些詩歌原初的觸角,可以說是讓詩歌恢復到最初的原點。”
李怡還提到,其實用“口語詩”這樣的詞來形容沈浩波的詩,“是很膚淺的概括。詩歌本來就是要回到最真實的感覺?!眲⒏4簞t點評說:“他的詩非常豐富,無法被某一個標簽定義給框住。他的詩,詞語上簡單,但是能讓人發(fā)人深省。”
沈浩波對詩歌
有著密切的觀察和鑒賞
除了寫詩,沈浩波還是一個積極的詩歌評論者。他一直對詩歌有著密切的觀察和鑒賞。2016年沈浩波創(chuàng)辦“磨鐵讀詩會”,致力于傳播、推廣、出版中國當代先鋒詩歌和世界范圍內的優(yōu)秀詩歌。
對于什么才是好的詩歌,沈浩波認為,“我喜歡那些靠內在力量的,不動聲色的詩歌?!倍毡槿菀追傅拿?,他提到自己的一個觀察,“土味、抒情泛濫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恐x者心坎淺、淚點低,賺取眼球和關注?!睂τ谧约哼@些年創(chuàng)作風格的演變,沈浩波說,自己以前寫得太重,“現(xiàn)在我懂得寫得細一些、輕一些,舉重若輕?!?br /> 《花蓮之夜》,共收錄沈浩波近20年寫的詩歌佳作330首,其中大多數(shù)是近作,較為全面呈現(xiàn)了沈浩波自1999年至2018年整整20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生涯。從沈浩波的不少詩中可以看到他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對世界事物的熱情關注和評論。沈浩波說,“那些寫得讓人神經兮兮的詩,往往是壞詩。認為詩人是怪物,其實都是誤解。真正好的詩歌,其實是讓人的生命更健康、豐富、飽滿的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