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聽戲逛劍南老街 過個文藝范兒的新年
綿竹,是由四川省德陽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龍門山脈。是中國三大名酒之一的劍南春的產(chǎn)地。境內的九頂山是國家地質公園“臥龍—四姑娘山大熊貓生態(tài)走廊”的主體部分,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綿竹年畫的發(fā)源地。
“過春節(jié),最開心的就是看大戲!”昨日是大年初一,對于有川西北“戲窩子”之稱的綿竹來說,當然少不了為當?shù)厝罕姺钌暇实男麓捍髴?。在綿竹的劍南老街,當天上午的舞龍舞獅表演將節(jié)日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下午的川劇大戲則是另一個持久穩(wěn)定的快樂源泉,以古戲臺為中心向四周輻射著春節(jié)的喜慶。
愛好者匯聚古戲臺
聽川戲過大年
還不到戲開場的時間,劍南老街的古戲臺下已是人山人海,十里八鄉(xiāng)的川劇愛好者向這里聚攏,來得早的“占領”了前面的座位,來得晚的也不介意,他們在四周站著,在臺階上坐著,他們推著自行車,騎著電三輪,有的還背著背簍,曬著太陽等待好戲開場。
下午兩點正,隨著清亮的鼓點響起,川劇鑼鼓催場的節(jié)奏一陣緊似一陣,好戲開演了!
當天下午的川劇表演共有一場大幕戲《金殿審刺》,以及兩場折子戲《雙拜月》《做文章》。臺上熱鬧地唱著,臺下密密麻麻的觀眾看得聚精會神,還時不時跟著哼唱,遇上搞笑的臺詞,全場哄堂大笑。從距離縣城十多公里的遵道鎮(zhèn)趕來的孫守義大爺帶著老伴,他告訴記者,“每年春節(jié)都連著唱好幾天的大戲,我們老年人最喜歡看。明天后天我們還來!”
而關帝廟門前臺階上也坐滿了人,雖然離戲臺較遠,但仍是聽得十分清楚。記者看到,一位懂行的票友正跟旁邊的人介紹這出戲的內容,“《金殿審刺》整場戲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上臺出場的演員就有幾十名,陣仗大又熱鬧,適合大年初一演……”
正在臺上表演的是綿竹戲劇曲藝家協(xié)會川劇演唱隊。近些年來,綿竹在保護、支持川劇發(fā)展方面采取多種舉措,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民間川劇表演團隊。不僅常年在劍南老街古戲臺舉辦川劇演出,還在梨園會館和人民公園開展川劇坐唱,并多次組織姊妹花川劇團和曲協(xié)川劇演唱隊開展戲劇下鄉(xiāng)、進校園、進企業(yè)、到敬老院等惠民演出,極大地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進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弘揚。
逛年畫鋪子 參觀老窖池
體會綿竹歷史文化
一邊是精彩的川劇演出,另一邊劍南老街上的年畫鋪子和劍南春老窖池也吸引了摩肩接踵的綿竹市民圍觀。
“蒸出佳釀入酒海,驅車趕到圍場來……”劍南老街墻體上用綿竹年畫的形式,描畫著歷代飲酒詩詞名篇,標示出這條街的主題。這是以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的劍南春酒坊遺址為依托,建設的一條明清風格的仿古文化街。這里保存有明清時期的老窖池695口,每一口都在不間斷地生產(chǎn)。走在這條街上,透過街邊墻上的窗格就可看到劍南春酒廠釀造一車間的窖池。游客們邊看邊議論,“聽說這里釀酒的歷史已經(jīng)有1500年歷史了?!薄半y怪一走到這條街上,就聞到一陣陣的酒香飄過,我們綿竹不愧是酒鄉(xiāng)??!”
在劍南老街上,還設有“六朝酒肆”和川酒會館,再現(xiàn)了綿竹酒業(yè)歷史上的輝煌。
作為綿竹歷史文化的承載地,劍南老街當然少不了綿竹年畫的素材。在老街入口就有一排年畫坊,四匯齋、康乾年畫社、三彩畫坊……畫師們正在描繪色彩鮮艷的年畫,引得不少市民圍觀。作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綿竹年畫是先由畫師起稿,刻版師刻成線版,然后再印刷到紙上描繪。而線條只起輪廓線作用,最后全部要靠手工彩繪完成。同其他三家以彩色套印為主竹木版年畫有顯著的區(qū)別。如今,畫師們不僅在這里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綿竹年畫,還創(chuàng)作出各類精致的衍生品,讓年畫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據(jù)介紹,綿竹已憑借年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名單,這一古老藝術品類已隨著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歷久彌新,成為年輕一代文創(chuàng)作品的素材。
本報記者 李娟 文/圖 四川綿竹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