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陳彼得:欠成都的歌,先用《游子吟》還
陳彼得 南方周末供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樂壇,陳彼得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創(chuàng)作的《遲到》《阿里巴巴》《一剪梅》等經(jīng)典歌曲,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青春記憶。1月12日,受邀參加南方周末N-TALK成都專場演講分享,古稀之年的陳彼得再回故土成都,情難自已,數(shù)度落淚。一曲在成都首發(fā)的《游子吟》道出這位“老成都”的心聲,“這座燈火闌珊處心愛的城市,是我生命夜空中永遠閃爍的超級巨星。我今天要勇敢地說,成都我愛你!”
寫好歌
理同做好吃的面
演講分享活動結束后,翌日,陳彼得去了寬窄巷子。老茶館的竹椅,青磚小巷肆意的植株,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瞇著眼咧嘴笑道:“是童年的味道?!?br /> 1944年出生成都,4歲移居臺灣。而今再度歸鄉(xiāng),頭發(fā)花白的陳彼得鄉(xiāng)音不改,一口地道的成都話,處處彰顯幽默本色:“我的母親是成都人,當時她在女中上學。遇見我父親后,他們不經(jīng)過我同意,就把我生了下來。當然,我也不怪他們?!?br /> “我媽媽一直講成都話。我小時候就知道,成都話的形容詞不一樣?!标惐说没貞洠笥蚜璺逵幸惶齑螂娫捊o他,是他媽媽接的,“我媽媽說你朋友打電話給你,我說哪一個?她說就是丑得很傷心的那個?!?br /> 擔擔面是陳彼得最愛的成都小吃,他不僅會吃,還會做,這也影響到他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理解?!皩懸皇缀酶韬妥鲆煌牒贸缘拿?,雖然方式和過程完全不一樣,理念卻大同小異。你怎么知道你這樣做的面,別人會喜歡吃呢,就好像你怎么知道你這首歌人家會愛聽呢?”陳彼得覺得,《青玉案·元夕》《遲到》《一剪梅》這些作品會火,并不是完全碰運氣,而是靠音樂人所有的“味覺”,只有那種“味覺”很敏感,會比較在意對方感受的人,才能創(chuàng)作出大眾喜歡的歌。
馬云買版權
因為“快樂”
當陳彼得還是中學生的時候,他就能唱出幾百首西洋歌曲。而這些旋律成為他后來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在他看來,他所生活過的城市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創(chuàng)作的土壤,而西方流行元素則是陽光雨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甜歌和民謠是中國臺灣流行音樂最紅的套路,陳彼得在《阿里巴巴》等歌曲中加入迪斯科舞曲和搖滾元素,令人耳目一新。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陳彼得接到馬云團隊的電話,希望購買《阿里巴巴》詞曲的使用權?!盀槭裁瘩R云這么厲害的人要買我歌曲的使用權?”陳彼得疑惑了很久,“大概是因為歌曲中有句‘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吧!”陳彼得打趣道。
“快樂”是音樂之泉,陳彼得始終堅信音樂就像是一道“甜點”,會讓人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愉悅?!叭绻矣心芰ψ寗e人快樂,為什么不做呢?”
《游子吟》
道盡“歸來和新生”
陳彼得的生命里,有4個城市最為特殊。第一個城市是臺北?!拔以谶@邊受教育,在這邊生活。后來做了音樂,臺北見證了我的起飛?!鄙鲜兰o九十年代,他隱居廣州,寫歌、開餐廳,感受著廣州溫暖的市井生活與煙火氣,也被改革開放的發(fā)展與變化深深震撼。古稀之年,他移居北京,音樂創(chuàng)作也有了新的靈感與突破,以搖滾演繹古詩詞的新曲《青玉案·元夕》大獲好評。而對于成都,他總覺得情不能自已。1988年,他在成都做了十場探親演唱會,當時他很好奇,為什么那么多四川人來聽他唱歌,“后來,我知道他們來看我不是因為我太有名,也不是因為我歌太好聽,而是因為我是成都人。”
年歲漸增,落葉歸根的想法就越強烈。此次抱恙歸蓉,陳彼得堅信,成都就是那個永遠等他回家的地方。
“每一座城,都有屬于自己的歌,而我還欠成都一首歌。”這次陳彼得與電子科技大學電聲樂團的同學們深情演繹了改編自古詩詞的《游子吟》。這是他的最新作品,專程選擇在成都進行首發(fā),不僅獻給所有游子,也獻給自己的出生地——成都?!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古稀老人伴著吉他甫一開口,道盡了人生旅程的“歸來與新生”。據(jù)透露,他還將蘇東坡的《江城子》等詩詞改編成歌曲,以后會陸續(xù)在成都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