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家蔣林為熊貓寫了部兒童文學作品
成都作家蔣林為熊貓寫了部兒童文學作品
《熊貓明歷險記》講述四川熊貓傳奇故事
來成都一定要看大熊貓,可以說是全世界游客的共識。在歷史上,大熊貓是如何贏得人們喜愛的?這本書或許能給你答案。成都作家蔣林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熊貓明歷險記》,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以歷史上一只真實的熊貓“明”為原型,并以它的傳奇經(jīng)歷為藍本而創(chuàng)作。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作者用溫暖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熊貓“明”的坎坷經(jīng)歷和傳奇故事。據(jù)了解,蔣林是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熊貓明歷險記》是其首部兒童文學作品。
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只傳奇大熊貓的真實故事。1937年,熊貓“明”出生于四川,還不到一歲的“明”被非法捕捉,并被販賣到英國,寄居在倫敦動物園。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全世界打響。在人心惶惶時,熊貓“明”樂觀和勇敢的形象,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人民。最終,英國人全民一心,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遺憾的是,在盟軍贏得二戰(zhàn)勝利的前夕,熊貓“明”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去世。但是,70多年來,人們從未將熊貓“明”遺忘。2015年,熊貓“明”的雕像在倫敦動物園落成,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作為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熊貓明歷險記》向讀者傳遞了積極樂觀的精神,以及勇敢面向未來的堅強信念。在這部作品里,熊貓“明”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候,都帶給人力量。面對被非法捕捉的命運時,熊貓“明”表現(xiàn)勇敢,從未放棄掙脫樊籠;面對前途未卜命運不測時,熊貓“明”表現(xiàn)堅強,勇敢地活了下來;面對鋪天蓋地的戰(zhàn)爭陰霾時,熊貓“明”猶如一束巨大的光芒,劃破黑夜,亮徹長空;面對在戰(zhàn)爭中喪失家園、流離失所的孩子時,熊貓“明”用微笑告訴所有人——和平的陽光終將照耀世界。熊貓“明”用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告訴人們什么是光明、希望和未來。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1869年,法國人愛爾芒德·戴維在四川發(fā)現(xiàn)了大熊貓。從那以后,全世界都對大熊貓充滿熱情。作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也曾經(jīng)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發(fā)展對外友好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隨著“旅居”海外的大熊貓越來越多,作為一種有著濃郁中國印記的文化符號,已經(jīng)演變成全球獨有的熊貓文化。蔣林創(chuàng)作大熊貓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旨在講述好中國故事,弘揚好熊貓文化,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大熊貓被愛爾芒德·戴維發(fā)現(xiàn)150周年,蔣林希望用這部作品向這150周年致敬。
蔣林,生于1978年,四川南充人,現(xiàn)居成都。出版有《最好的告別》《故事或現(xiàn)實》《巢》《絕望收藏室》《隱蔽的臉》《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音樂傳奇》《守望麥田》等多部作品。
本報記者 李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