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丶四区_6080yy午夜不卡一二三区_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国产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QQ登陸
四川青少年文藝網

賬號注冊

已有賬號?現在登錄

郵箱
用戶名
昵稱
創(chuàng)建密碼
確認密碼
驗證碼 看不清楚?點擊換一組驗證碼。

一鍵登錄

論壇導航

[進入] 文聯網

x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協會動態(tài) >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攝影藝術觸碰航天科技的火花

來源:《中國藝術報》 2016-09-21
         時間:2016年09月21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張璐

攝影藝術觸碰航天科技的火花

——內蒙古國際太空館和“中華影廊”印象

“中華影廊”攝影作品

  內蒙古是世界燕麥發(fā)源地之一,呼和浩特遼闊溫煦的暖風伴著第八屆燕麥節(jié)按部舉行。近日,隨著國內首家國際太空館開館和“中華影廊”揭牌儀式完畢,行人參觀者徐徐步入偌大展廳,進入這座建造在“三主糧”燕麥產業(yè)園內部的太空館,穿過長長的室內走廊,幽閉的空間好像置身太空隧道,誰也不知道等待前方的將是何種精彩的幻境。

  一個玻璃裝置的宇航員模型就置放在場館進門處,透明玻璃罩里的仿真宇航員穿著宇航服,張開手臂,似是在駕駛飛船,又像在歡迎往來的客人。場館內部四周靠墻大小不一型號多樣的火箭模型又為這個小太空館添置了幾分威嚴之氣。國際太空館設置了七大主題板塊,每個主題板塊隔為一個小區(qū)域,供游覽參觀者親臨體驗。這七大主題板塊分別是太空探索、太空人訓練體驗、空間實驗室、登陸月球、火星探秘、太空城堡及太空影院。在“太空探索”區(qū)域,內部的仿真場景特效盡可能還原了太空情境,參觀者在這里通過參與故事橋、航空類知識問答和查詢系統(tǒng)及多媒體視頻等技術手段設置的活動,一睹人類探索太空的圓夢歷程?!暗顷懺虑颉卑鍓K設在室內半空中,由小梯子拾級而上,站在凹凸的地表就像站在了月球表面?!盎鹦翘矫亍钡陌鍓K提供了模擬駕乘火星探測器活動,能親歷VR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科學探測的體驗。

  除上述以外,太空館的一個小區(qū)域還設置了身體查詢系統(tǒng),參觀者通過在特定機器回答問題來進行色盲與色弱的檢測,或者自己的心率、脈搏等身體相關數據的檢測,用來查詢是否達到宇航員身體素質的標準。不僅如此,在太空館其余的任何一個板塊內,都能去嘗試不同的與太空探秘及宇宙環(huán)境有關的體驗活動。太空館內部空間不算大,但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對航天科技的再現,達到了極強的科普性、互動性和參與感,再加上室內投射的藍色光線和紫色光線交相輝映,搭配場館頂部垂掛的五顏六色幾何造型的配飾,整個太空館多了幾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中華影廊”的作品就懸掛在通過太空館長長的走道兩旁的墻壁上,這里匯聚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在攝影藝術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部分老中青藝術家的作品。已故臺灣著名攝影大師郎靜山、中國紅色攝影的先驅沙飛、跟隨毛澤東主席轉戰(zhàn)陜北的吳印咸、曾經拍攝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侯波、中南海的專職攝影師呂厚民,拍攝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試驗的軍事攝影家孟昭瑞……

  在“中華影廊”里,寫意派攝影與現實主義風格的攝影作品聚集一堂,也有油畫般的浪漫古典主義風格作品在這里展示。一面墻上,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里那位睜著大眼睛渴望讀書的小女孩深邃地注視著過路行人,好像時刻在提醒我們時光的珍貴;大師郎靜山的“水墨”攝影作品重意境、師古法,作為將繪畫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的藝術家,我們也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其個人藝術鮮明的民族特色;被譽為“紅墻攝影師”的侯波用鏡頭記錄了叱咤風云的共和國偉人們尤其是毛澤東同志過去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留下了許多永恒而珍貴的歷史瞬間。這些歷史瞬間在今天被“中華影廊”保存了下來,通過對人物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的瞬間捕捉,只是一張薄薄的攝影底片,印著厚厚的過往仿佛歷歷在目……原本安靜的攝影廊在燕麥節(jié)當天參觀擁擠的人潮中多了幾分躁動,然而彌漫著的藝術氣息卻久久未能散去,也許這就是攝影藝術的魅力,是攝影藝術不朽的奧秘所在,也是一走進“中華影廊”便能產生敬意的原因。

  正如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所言,在去年“三主糧”集團成功構建張桐勝藝術宮之后,今年又成功建成國際太空館,此舉為面向青少年普及航天科技知識,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精神搭建了科普平臺和航天體驗教育基地,打造青少年追求航天夢現實版的科技學校。而“中華影廊”的建立更是為中國攝影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示空間,形成了中國攝影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珍貴史料影像寶庫。


0

聯系我們| 聯合會簡介| 關于我們|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廣告服務| 客服中心| 協作單位|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學藝術聯合會

蜀ICP備13016095號-3     川公網安備 510107020016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