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長篇小說金獎首次空缺 “星云獎”頒出
本網(wǎng)訊 10月18日晚,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頒獎現(xiàn)場,分量最重的最佳長篇小說獎金獎空缺。這是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一次出現(xiàn)空缺。
在該獎入圍名單中,記者一共看到五部作品,其中還有香港作家譚劍創(chuàng)作的《光柵謀殺案》以及臺灣作家李伍熏創(chuàng)作的《3.5:強迫升級》。但最終,它們都沒能拿下唯一的金獎,都被評為銀獎。
按照“星云獎”評獎規(guī)則,一個獎項一般設一個金獎、四個銀獎。此前,劉慈欣的《三體3·死神永生》、陳楸帆《荒潮》、寶樹的《時間之墟》都曾先后摘獲最佳長篇小說金獎。在“星云獎”歷史上,最佳中篇小說金獎、最佳科幻影視作品獎、最受手機讀者歡迎科幻獎金獎也都出現(xiàn)過空缺,長篇小說獎金獎則是第一次出現(xiàn)空缺。
對于此次出現(xiàn)的空缺,組委會表示:長篇科幻小說是科幻創(chuàng)作的核心實力的體現(xiàn),也是這個文類成熟的標準。在過去一年中,世界各地出現(xiàn)了大量以華文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長篇科幻,許多作品在創(chuàng)意、構思、語言、人物、科幻想象力等方面作出了獨特的嘗試。但總體看,還沒有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綜合水平達到金獎的評選要求。組委會透露,評選中,評委們認真閱讀了作品,并展開了激烈辯論,最終決定今年的“星云獎”長篇小說金獎空缺。
此外,青年科幻作家張冉點燃“雙響炮”,他的《大饑之年》獲得最佳中篇小說獎金獎,張冉本人則摘得最佳新秀獎金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金獎則被陳楸帆的《開光》奪得。當晚的頒獎晚會,還頒出了最佳少兒圖書獎、最佳評論獎、最佳編輯獎、最佳科幻迷獎、最佳短片獎、最佳科幻電影創(chuàng)意獎等獎項。